11月23日,初冬时节,记者走进青海省海东市化隆回族自治县二塘乡格许村,宁静的村庄在早冬的阳光中透着幸福的气息。

格许村“变脸记”

青海日报
2020-11-26
11月23日,初冬时节,记者走进青海省海东市化隆回族自治县二塘乡格许村,宁静的村庄在早冬的阳光中透着幸福的气息。

头疼脑热就可以在村上解决。

搬新家住新房,贫困户圆了安居梦。

11月23日,初冬时节,记者走进青海省海东市化隆回族自治县二塘乡格许村,宁静的村庄在早冬的阳光中透着幸福的气息。

旧貌换新颜

驻村第一书记仇朝深和驻村队员经单位的大力支持和多方协调筹集资金,新建了幼儿园,提升教育环境;落实医保政策、签约医生服务,解决贫困户上不起学、看不起病的问题;修建入户路、田间路;建设文化广场,组建歌舞队,村上每年举办两次射箭比赛,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大到引水上山项目,小到种树绿化、安装路灯、修建水渠、整修院墙、实施改厕、清运垃圾……这些项目的实施,彻底改变了村容村貌,也改变了村民们的家庭居住条件和环境,加快了脱贫致富的步伐。

后进变先进

以前,村民们只顾自己,没有集体观念,党员也没有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村两委班子不团结,对此,第一书记仇朝深狠抓村干部的能力培养,让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到乡上跟班学习,不断提高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在村班子建设上,从严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建立健全一套行之有效的制度,村民们开始认可支持村上的工作了,成了全乡、全县的先进村,走上了和谐团结健康发展的新路子。

贫穷变富裕

毛寿山是村里的贫困户,人均收入可支配不足2000元,通过打工收入、生产经营性收入、政策补助,目前年度人均可支配收入已经超过14000元。低保户旦正才让,家里五口人,生活负担比较重,现如今养殖牛4头,羊5只,平时靠打零工、种植菜籽、青稞等农作物为生、达到了一年人均10000多元的收入水平。驻村干部积极组织村民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成立种养殖专业合作社,种养结合、务工驱动牵引走出了一条特色发展之路,带领群众脱贫致富,激发贫困户的内生动力。

记者看着村民的生活条件改善了、生活方式变化了,村民的脸上绽放出灿烂的笑容,大家一起阔步向小康生活迈进。

0:00
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