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扶的就是民生,而教育作为民生之本,必是扶贫工作开展的重要领域之一。自2016年4月全省召开教育脱贫攻坚动员大会以来,海北藏族自治州面对困难迎难而上,完善制度、明确目标、落实责任、上下联动,全力推进教育科技脱贫攻坚工作。
为加大教育脱贫工作力度,该州制定了《海北州教育脱贫攻坚行动计划》,并与所辖各县签订了《教育脱贫攻坚目标责任书》。经过认真走访调查,海北州确定35个贫困村的829名在校生为教育精准扶贫对象,建立健全了每个贫困家庭学生信息基本档案,全面掌握每个学段的贫困生情况,并将学生信息录入精准扶贫大数据平台进行动态管理。短短两年间,通过不断资助、帮扶,829名孩子,逐渐插上了梦想的翅膀。
助学——将学业进行到底
“如果不是曹老师的帮助,我连学习文具都买不起。”家住海晏县的靳有超今年才上二年级,是个朴实、认真、好学的孩子,可因为家庭贫困,生活、学习都成了家里的负担,几近辍学。
他所提起的曹老师,是海晏县寄宿制民族小学教师曹启英,2016年,曹启英通过“一对一”帮扶认识了靳有超,从那时起,不管是孩子在生活中、还是学习中,都有了曹启英的影子。
“一对一”帮扶是海北藏族自治州针对贫困学生进行在编职工定向帮扶的措施,各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均对在校生进行生活和学习上的“一对一”帮扶,达到了定点、精准、有效的帮扶效果。而这只是海北州助力贫困生继续入学工作中的一项。
每个孩子都有对新知识、新生活的渴望,资助贫困学生继续接受教育则是海北州着力解决的教育扶贫工作之一。
“近两年,为避免贫困学生辍学,经过详细安排部署,我们进一步加大了对于贫困学生的资助力度,在入学上给予资助,在生活上给予帮扶,确保孩子们上得起学、学得进去,为智力扶贫打下坚实的基础。”海北州教育局局长阿生福说。
据阿生福介绍,2017年,海北州继续实行15年免费教育,加大了对在校学生的资助力度。一是按生均1200元的标准免除学前三年幼儿保育教育费。二是义务教育在国家“两免一补”的基础上,再给予义务教育学校寄宿生每年500元补助。三是普通高中免除学杂费和国家规定课程的教科书费,贫困家庭学生每人每学年补助国家助学金2000元,并在省定标准上,继续给予寄宿生每年1000元补助。同时,按照行动计划,今年春季开学时已将全州学前至高中贫困学生全部纳入国家助学金资助范围。今年秋季开学时,中职和大学生贫困户也已按照三江源助学金资助政策进行资助帮扶。
筑梦——为幸福起航扬帆
在众多的贫困人口中,“两后生”目前成了备受关注的人群。因为贫困,许多人在中学阶段毕业后,未能继续接受教育,一没有技能支持,二没有学历资本,这类富余劳动力不仅不能创收,更成为了社会和家庭的负担。
海北州的才旦就是其中的一员,而今年9月,他又“开学了”,这一次,他上的不是普通学校,而是政府开设的技能培训班。
才旦说:“高中毕业后,我就辍学在家,打点小临工,挣的钱也不多,看着其他人上学我也很羡慕。现在我又坐在教室里啦!能学到技能知识,有了技术,以后找工作更加方便,收入也会提高。”
2016年底开始,由海北州四县教育局牵头,协同乡镇、学生所在学校,对“两后生”情况进行了认真调查摸底。全州尚有16岁至21岁的“两后生”2977人。经核查,其中绝大部分已经就业。在充分尊重学生本人意愿的基础上,根据实际需求,海北州积极联系省水电职业技术学校、省工业职业技术学校、省重工业职业技术学校和门源职业技术学校四家中等职业院校,于今年春季开学时在上述四校开设“两后生”技能培训班,参加培训的学生共有136名。
与此同时,各县也积极运作。今年7月,门源回族自治县两后生短期技能培训班开班,全县1622名初中毕业生参加了开班仪式,两后生的难题得到有力解决。
阿生福介绍:“今后我州将进一步督促各县加大政策宣传,积极鼓励这部分学生接受职业教育,并为愿意参加职业技能培训的学生做好服务工作,督促他们掌握实用性专业技能,拓宽就业渠道,进而推动和巩固精准扶贫工作取得良好成效。”
播希望——建设人生梦想的摇篮
作为教育的一项重头戏,学前教育一直是群众关心的话题,而农牧区学前教育更是备受注目。规范、科学、完善的学前教育阵地更是良好的学前教育必不可少的环节,尤其是贫困村落的学前教育该怎么提升,海北州的答案是从基础设施和教育资源软件抓起。
“解决贫困地区学前教育问题,一直是我州常年关注的群众诉求,根据目前贫困区域的学前教育现状,基础设施落后、教师力量薄弱、学生入学率低等问题比较普遍,对此,根据全州贫困村学前教育项目分年度计划,我们确定全州14个重点贫困村和21个一般贫困村今年将进行幼儿园建设,共计35个学前教育建设项目。”阿生福说。
据悉,到现在,海北州已完成25所幼儿园建设任务,已下达贫困村学前项目9个,正在进行建设,预计年内完工并交付使用。至此,海北州计划中制定的2017年学前教育建设项目将全部完成。
修建学前教育是基础,提高入学率才是关键。以海晏县为例,全县各乡村幼儿园通过中小学教育布局调整后,按照“就近入园、大村独办、小村联办”的原则,整合利用撤并校舍资源,通过新建、加固改造及维修等方式,在各乡镇、村设开办乡镇中心幼儿园2所和村级幼儿园8所,推动学前教育向农牧区延伸,实现了农牧区学前教育基本覆盖,初步解决了农牧区幼儿入园难的问题,而入学率也已实现全覆盖的目标。
阿生福告诉记者,“对于教育,政府是主导,社会资源的辅助也必不可少。目前我们通过政策资金、教育补助金、社会资助等方式,实现了农牧区学前教育入学率的逐年提高,不仅提高了贫困地区学前教育的档次,更是满足了群众对于教育的基本需求。”
截至今年7月,海北州共资助学前教育幼儿10191人次,资金1185.84万元。其中学前三年免费教育补助金10063人,资金1183.1万元;社会资助128人,共计2.74万元。
梦想的航行需要扬帆,而顶风破浪的风帆,是抵达彼岸最安全的保障,更是实现梦想最初的萌芽摇篮。
纵观海北州教育扶贫建设进程,我们欣喜地看到不论是基础设施,亦或是资金扶持,因材施教、因地制宜,加之社会力量的贡献,智力扶贫的根基正拔地而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