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显疲惫的脸上浓浓的黑眼圈,是同喻运光第一次见面留下的深刻印象,同事们都笑称他是工作组里的“大熊猫”。为了筹备同仁县“三册一卡”规范填写及档案整理培训班,前一天晚上喻运光一直忙到半夜三点。
喻运光,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德令哈市水利局办公室主任,从2015年开始在德令哈市尕海镇泉水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海西整体脱贫后,他并没有“功成身退”,在今年海西州主动支援脱贫任务较重的兄弟市州工作中,喻运光被抽调派往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的工作组,为当地脱贫攻坚贡献“海西力量”。
工作多年,喻运光养成了每天写工作日志的良好习惯,三年第一书记,喻运光的工作日志写满了整整五大本,这次来到同仁也不例外。
“今天是来同仁的第一天,黄南与海西两地州情不同,开展脱贫攻坚,说真的,心里真是没底。”工作日志的第一页,喻运光写下了自己的焦虑与不安。
初到同仁,喻运光和同事立马投入了紧张的工作当中,为摸清基本情况,理清工作思路,喻运光们深入同仁县保安镇双处村、年都乎乡郭麻日村等实地调研。
“只有深入一线才能了解当地的实际情况,才能更好地把海西在脱贫攻坚中积累的经验与当地实际情况结合起来,为兄弟市州的脱贫攻坚贡献力量。”
日志里简短的一句话,体现的是喻运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工作态度。
工作组对同仁县乡(镇)、村产业发展现状和需求方面详细摸排,与乡(镇)扶贫工作人员座谈交流,针对走访中发现的扶贫产业选择困难等问题,制定具体工作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帮扶工作。
为了帮助奋战在扶贫一线的同志们理清工作思路、减轻工作压力,加强对同仁县扶贫工作的业务指导,工作组提议举办一次对口培训班,对同仁县的县、乡、村、户四级台账资料进行帮扶指导。
为此负责这次活动对接和筹办的喻运光跑前跑后一整天,在同仁县现有台账资料的基础上,结合海西州好做法、好经验,连夜梳理出契合同仁县实际的各级台账资料目录,忙到凌晨才休息,一天下来都没吃上一口热乎饭。虽然来到同仁时间不长,但喻运光和工作组这样扎实肯干的工作态度得到了当地干部群众的一致好评。
家住同仁县年都乎乡郭麻日村的夏吾卓玛家里有六口人,上有高龄患病的父母,下有未成年的孩子,加上自己疾病缠身无法外出务工,一家人的生活全靠她丈夫微薄的工资维持。近几年,夏吾卓玛家在当地有关单位的帮扶下和脱贫攻坚政策的支持下,不仅住上了新房,还享受到了高龄补贴、残疾人补贴等。日子看似一天天的好了起来,可家里缺少劳动力的事实依旧没有改变,生活的重担依旧压在夏吾卓玛丈夫一个人的肩上。了解了夏吾卓玛家的情况后,喻运光和同事们凑钱买了些生活用品送到了夏吾卓玛家,夏吾卓玛怎么也没想到这些来自海西的干部也惦记着她家的生计。
“想要彻底摆脱贫穷落后的面貌,光是落实政策还不行,夏吾卓玛家就是很好的例子,要让村民们从思想上认识贫困的原因,激发树立他们自强致富,敢于创业的信心,这才是长久之计。或许,可以通过技能培训让夏吾卓玛掌握一些手工艺制作的技巧,也能为家里增添一份收入。”
从夏吾卓玛家出来当天晚上,喻运光在日志上写下这样一段话。
工作还在继续,笔记本上的真情意切喻运光说到做到:“把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一种不平凡,把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一种不简单。帮助兄弟市州尽早完成整体脱贫是组织对我的信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是我作为一名党员的责任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