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德令哈市南行,约有16公里的车程,笔直的道路通向德令哈市尕海镇郭里木新村。道路两旁排成行的杨树,在几场雨水的滋润后,已显现淡淡的新绿。远处的农田里乡亲们,已忙碌地播撒一年的希望。从村口高大的门头,到全村整齐簇新的房舍,让人感到郭里木新村已告别了贫困。

特困户家来了“把脉人”

青海
2021-07-01
出德令哈市南行,约有16公里的车程,笔直的道路通向德令哈市尕海镇郭里木新村。道路两旁排成行的杨树,在几场雨水的滋润后,已显现淡淡的新绿。远处的农田里乡亲们,已忙碌地播撒一年的希望。从村口高大的门头,到全村整齐簇新的房舍,让人感到郭里木新村已告别了贫困。

出德令哈市南行,约有16公里的车程,笔直的道路通向德令哈市尕海镇郭里木新村。道路两旁排成行的杨树,在几场雨水的滋润后,已显现淡淡的新绿。远处的农田里乡亲们,已忙碌地播撒一年的希望。从村口高大的门头,到全村整齐簇新的房舍,让人感到郭里木新村已告别了贫困。

从德令哈市派到村里担任第一书记的岳战忠,已在村里忙乎了一年多的光景,也的确为曾经因穷出名的郭里木新村脱贫忙出了眉目。在乡亲们眼里,岳战忠到底是上边派下来的“能人”,脑子里有主意,心里有办法。一年多的功夫,在村里拉起了带动脱贫的工程队,靠着交通便利,把周边的湖光山色,把“农家乐”变成了乡亲们腰包里的“真金白银”……在庄稼地以外开出的富裕路,让全村200余户乡亲实现了率先脱贫。按照惯例,完成脱贫任务的岳战忠,时间不长也就可以卸职回岗了。

“一时半会走不了,有几家特困户虽然收入已经提上去了,但‘穷根’还没拔净,今天就是拉着市上扶贫农林、民政部门的朋友帮忙,开出‘方子’,把几户特困家庭真正带到脱贫致富的路上。”从岳战忠的语气里,几家特困户让他牵着的心放不下来。

47岁的村民孙永林和他14岁的女儿,便是让岳战忠牵挂的特困户之一。推开孙永林的家门,迎面三门新房,屋里新式的家具、柔软的沙发,让人乍看怎么也与特困户不沾边。面对带来的一行人脸上的疑惑,岳战忠拍着贴了保暖层的新房墙壁说,这三间新房是争取了农村特困危房补助5万元资金建起来的,部分建材是自己的“人脉”赞助的。

屋里的家具是孙永林的姐姐出钱添置的,整个新家孙永林几乎没掏钱,原因是几场大病让孙永林家一贫如洗掏不出钱,以致孙永林至今身体没有康复,只能勉强照顾自己和在尕海镇中学上学的女儿的生活。家里的经济来源只有土地流转费和特困补助金。虽然合计起来达到了脱贫线,但因没有其它收入,这就成了岳战忠担忧的“没拔净的穷根”。

坐在孙永林的家里,这里成了岳战忠临时的“办公室”。岳战忠给一起来的扶贫农林、民政部门的人员开门见山地说“今天请大家来不是作客的,孙永林家的情况已摆给大家,怎么让他家真正脱贫,大家既要‘把脉’,还要‘开方抓药’,得想着办法把孙永林父女俩真正从贫困里拉出来。”

一行人仔细询问了解,摸清了“病根儿”后,有的提出协助孙永林到医院治病,使其尽快完全康复,有的提出林业管护点上可以安排孙永林在康复后去当林业管护员,每月有近2千元的收入……岳战忠是个心细而又认真的人,在一张纸上,分割了兑现的时间、事项和责任人,又逐一让大家签了字。

时近黄昏,岳战忠松了口气。在把大家送出家门时,长期被穷和病折磨得一脸愁容的孙永林,也舒展了眉头……

0:00
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