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实施的北山乡整乡易地扶贫搬迁成为全省首创的整乡搬迁典范。据了解,民和县实施精准防贫保险以来,共入户调查1870户,发放防贫保险金339户226万元,272户正在进行民主评议,预计月底前发放金额达400余万元。

脱贫成效显 摘帽底气足

青海
2021-07-01
2017年实施的北山乡整乡易地扶贫搬迁成为全省首创的整乡搬迁典范。据了解,民和县实施精准防贫保险以来,共入户调查1870户,发放防贫保险金339户226万元,272户正在进行民主评议,预计月底前发放金额达400余万元。

海东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国定贫困县、六盘山片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攻坚重点县。2015年精准识别的建档立卡贫困村有125个,占行政村总数的40%,建档立卡贫困户1.06万户4.22万人,贫困发生率11.3%。

自精准扶贫攻坚工作开展四年来,民和县把脱贫攻坚作为“头号”民生工程来抓,聚焦“两不愁三保障”要求,以实施“八个一批”和“十大工程”为抓手,勠力同心拔“穷根”、摘“穷帽”。因人口自然增减、自然脱贫、动态调整等因素,全县共有125个贫困村退出,1.05万户4.42万人脱贫。

贫困户脱贫,关键要靠扶贫产业带动。2016年,脱贫攻坚的春风吹进了干旱山洼里的台集村,饱尝了贫穷煎熬的海者么子,在产业扶持政策扶持下建起了家庭牧场,购进了4头牛。“我家靠着5400元产业发展资金和‘530’贷款,从4头‘扶贫牛’发展起来,出栏了4头牛,收入近4万元!”脱贫户海者么子说。目前,全县发展养殖大户1517家、家庭牧场5829户,实现户均增收6000元以上。

借助东西部劳务协作,青海阿牛哥农牧开发有限公司承接对口支援“消费扶贫”计划,“以购代捐”“以买代帮”形式,按牛羊肉每半公斤高于市场价10元等溢价办法,落实消费扶贫订单金额超200万元,为建档立卡贫困户额外增收近40万元。

三产融合发展,乡村旅游带动脱贫。民和县七里花海、油用牡丹、千亩葵园等乡村旅游多点开花,带动627户贫困户年均增收2000元以上。

藏玲梅是隆治乡桥头村贫困村民,从2016年以来一直在桥头村千亩葵园打工,每年有1.5万元左右的收入,加上丈夫担任村护林员公益岗位1万元的年收入,还有80株规模的扶贫产业——软梨经济林,2016年全家就实现稳定脱贫。

全县集中建设的8家扶贫车间带动8个贫困村通过车间承包年实现收益7.5万元以上,95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家门口就业。北山乡罗家湾村村民李东颖说:“我在工厂边学手艺边做活,老板每月支付3000元的工资。”

同时,民和县用足用活村集体经济发展资金,并网发电的43.4兆瓦光伏扶贫项目助力全县125个贫困村年收益30万元以上,注入187个非贫困村集体经济发展资金1.87亿元,通过购置公交车、入股龙头企业、自建物流园等方式实现村集体经济“破零”,收益555.2万元。

易地扶贫搬迁是打赢脱贫攻坚战、提升特困地区民生福祉的重要举措。2016年以来,民和县累计投资6.78亿元完成易地扶贫搬迁14个乡镇78个村4010户1.54万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376户5459人。2017年实施的北山乡整乡易地扶贫搬迁成为全省首创的整乡搬迁典范。

走进北山乡庄子沟村贫困户鲁爱华家,液晶电视、新式家具、天然气灶具……扑面而来的是一股城市人的生活气息。“原来一家4口人住在北山头上的3间破旧土坯房,靠着几亩土地生活。”鲁爱华说。北山乡实施整乡搬迁项目后,她家只缴纳了1万元,就住进了县城的楼房。

去年鲁爱华在产业发展资金扶持下发展种植业,种植的马铃薯收入2万余元,她还担任村里的团支部书记,一年有1.5万元的报酬性收入,丈夫在外做货运司机,一年下来也能收入几万元,这些成为鲁爱华一家人实现稳定脱贫致富的重要支撑。

北山乡搬迁后,紧盯后续产业发展,集中流转土地533.33余公顷,解决季节性用工1万余人次,成立劳务公司输出劳动力110多人次,为21户贫困户提供廉租商铺21间,协调解决保安、环卫等就业岗位358个。

2019年,全省首创“精准防贫保险”,投入财政资金1000万元,按每人每年80元保费标准,对全县12.5万农村非高标准脱贫户及非贫低收入户“两非”户进行监测帮扶,为临贫易贫重点人群探索出“未贫先防”机制。

关学清是西沟乡南方庄村的非贫困户,2018年妻子患病住院花光了所有积蓄,除医疗报销外的个人承担医疗费达8万多元,“我通过申请精准防贫保险报销了6.3万余元,极大地缓解了妻子后续就医经济压力。”关学清告诉记者。

巴州镇巴州垣村村民罗发志因病不能外出打工,2019年贷款5万元修建了羊棚,购买了10多只母羊发展养殖业,当年7月份棚圈的羊数量达到38只。但天有不测风云,7月份的一场暴雨导致羊棚倒塌,棚内的38只羊仅存活4只,损失达3.94万元,后来申请精准防贫保险解决15640元,乡政府解决了5000元救助金,他用这些钱重建羊棚继续发展养殖业,现在棚圈内已有20多只羊。

据了解,民和县实施精准防贫保险以来,共入户调查1870户,发放防贫保险金339户226万元,272户正在进行民主评议,预计月底前发放金额达400余万元。

“感谢党,让我们喝上了干净放心的自来水……”中川乡盘格搬迁新村的买生福老人看着从水龙头淌出的汩汩清流,表达着对党和政府的感恩。

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民和县聚焦7个乡镇深度贫困乡镇的107个村,科学制定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三年行动计划,投资1.66亿元实现7个深度贫困乡镇水、电、路、房、网、村级综合办公服务中心、卫生室、学校、幼儿园和美丽乡村建设十覆盖。

按照“两不愁三保障”要求,投资8.09亿元实施危旧房改造23867户,投资6.13亿元打造183个高原美丽乡村,投资1.09亿元全面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投资1.35亿元建成投运村级综合服务中心166个,投资4627万元建成标准化村卫生室180个、社区卫生室2个,配备村医353名,群众开展活动和就近就医条件明显改善。同时着力补齐道路、人饮、用电公共服务短板,全县43.63万人受益。

0:00
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