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是六盘山和四省藏区两个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全覆盖区域,也是国家确定的“三州三区”深度贫困地区重点区域,曾几何时,贫穷落后是我省农牧民群众生活的真实写照。为此,我省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头号工程、民生工程、发展工程,强力推进脱贫攻坚政策体系和各项举措落地落实,脱贫攻坚取得了决定性成就。

致力脱贫攻坚 尽显人社担当

青海
2021-07-01
我省是六盘山和四省藏区两个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全覆盖区域,也是国家确定的“三州三区”深度贫困地区重点区域,曾几何时,贫穷落后是我省农牧民群众生活的真实写照。为此,我省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头号工程、民生工程、发展工程,强力推进脱贫攻坚政策体系和各项举措落地落实,脱贫攻坚取得了决定性成就。

我省是六盘山和四省藏区两个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全覆盖区域,也是国家确定的“三州三区”深度贫困地区重点区域,曾几何时,贫穷落后是我省农牧民群众生活的真实写照。为此,我省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头号工程、民生工程、发展工程,强力推进脱贫攻坚政策体系和各项举措落地落实,脱贫攻坚取得了决定性成就。

作为全国脱贫攻坚主战场之一,青海人社部门更是紧绷决战决胜脱贫攻坚这根弦,紧紧围绕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中承担的新任务、新使命,切实发挥就业扶贫增收入、技能扶贫强素质、社保扶贫保生活的作用,助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打赢脱贫攻坚战。

就业扶贫搭建“务工桥”

一人就业,全家脱贫,增加就业是最直接最有效的脱贫方式。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聚焦深度贫困地区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集中发力,综合运用技能培训、劳务组织、创业扶持、“一对一”就业困难人员援助、公益性岗位兜底等措施,帮助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确保已就业人员稳定就业、稳定增收。

针对贫困劳动力就业和技能特点,充分发挥“青海人社通APP”“青海人社网上办事大厅”“就业扶贫直通车”等平台作用,精心筛选1.02万个专业岗位,及时推送岗位信息、受理求职登记、组织线上招聘和就业补贴申报等服务,引导和帮助劳动力安全有序返岗复工,细化政策措施,促进就近就地转移就业,多渠道实现转移就业。

启动“百日千万网络招聘”大型网络招聘专项行动,以“职等你来,就业同行”为主题,为农民工、贫困劳动力等各类劳动者提供线上招聘求职、就业指导、政策咨询等全方位的公共就业服务。同时,各级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机构深入乡镇、农村、社区集中开展“送政策、送岗位、送技能、送服务”专项活动,促进城乡各类劳动者就业。

建立用工需求台账,发布用工信息,确保贫困劳动力就业需求与企业用工精准对接。提供行前服务、疫情防控、输出输入地交接和上岗防护等全方位服务,采取专车“点对点”输送、“分批有序错峰”外出等方式,安排劳动力有序返岗复工,努力化解新冠肺炎疫情对劳动力就业的影响。截至目前,全省已有4.76万名农民工返岗复工,其中省内3.6万人,省外1.4万人。各级人社部门累计组织包车服务69辆,协调火车专厢3次。

为积极应对疫情影响,全力推动企业复工复产和农民工返岗就业,我省第一时间与甘肃建立两省农民工返岗复工“点对点”双向对接机制,促进甘青两省城乡劳动者特别是贫困劳动力跨省就业。并开设“东西部扶贫劳务协作”线上招聘专区,累计发布江苏省205家企业1.84万个岗位信息。进一步深化交流协作,扩大双方劳务合作规模,实现岗位招聘信息互通无缝对接,搭建多层次岗位信息对接平台。深化省际劳务协作,助力决胜脱贫攻坚。

技能扶贫当好“推进器”

“家有良田万顷,不如薄技在身。”我省不断加大贫困地区劳动力培训和市场对接,针对贫困劳动力特点开展个性化职业技能培训,不断提高培训质量和培训后期就业率,实现贫困劳动力增收脱贫目标。实施“青海省职业技能提升行动(2019—2021)”,以企业职工、农民工、退役军人、“两后生”和贫困劳动力等为重点,扎实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全面提升就业重点群体、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等城乡劳动者职业技能水平和就业创业能力,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支撑。

要推动就业扶贫,帮助贫困人口提升劳务技能是关键。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瞄准市场需求,组织挖掘机、农家乐等“雨露计划”短期技能培训16期,培训贫困对象800人,转移就业贫困劳动力922人。人社部门精准掌握贫困人员基本情况,根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结合当地贫困劳动力自身特点,精准实施技能培训。贫困劳动力通过技能扶贫政策免费学到了技能,这让贫困家庭看到了脱贫致富的希望。

我省今年计划完成城乡劳动力技能培训16万人(次)。同时,通过“东西部劳务扶贫协作”,加强务工人员技能培训,发挥两地技能人才培训资源,提升两省劳动者技能水平。为适应不同情况的贫困劳动力,我省采用送训下乡、送训入户、网络培训等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精准锁定培训对象,因人因需开展技能培训。

技工院校是技能脱贫的主战场,我省加快推进藏区技工院校建设,进一步扩大贫困家庭子女招生规模,持续推进“技能脱贫千校行动”,大力发展技工教育,提升贫困劳动者就业技能。与此同时,加大创业政策补贴落实力度,鼓励社会资金和金融资本对创新创业的融资支持,利用失业保险基金结余建立职业技能培训资金专账,持续开展高质量职业技能培训,充分激发城乡就业困难群体的脱贫内生动力。

社保扶贫织好“安全网”

社会保险扶贫是精准扶贫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有力举措。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坚持把社保扶贫作为全省人社扶贫的重要内容,通过横向数据比对,精准识别贫困人员参保对象,积极引导参保续保,有力确保了“应保尽保”,切实兜牢了民生底线。

与此同时,全省各级社保经办机构深化社保经办“放管服”改革,采取告知承诺、无形认证、容缺办理、开通绿色通道等措施,主动挖潜、主动对接、主动跟进,千方百计为企业提供便利,让企业及时享受到政策红利,尽最大可能帮助企业复工复产。建立日调度、周分析、月通报制度,跟踪调度各地人社部门“减、免、返”政策落实情况,及时指导解决各地“疑难杂症”,确保各项社保待遇按时足额支付,维护参保企业和人员的合法权益,更好地支持稳定和扩大就业。

充分发挥失业保险支持脱贫攻坚的作用,推行稳岗补贴政策,对不裁员或少裁员的单位给予稳岗补贴;落实技能提升补贴政策,对取得职业资格证书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企业参保职工给予技能提升补贴;确保我省深度贫困地区失业保险金及时足额发放和各项政策落实。截至3月底,全省共减免三项社会保险费5.41亿元。其中,减免企业养老保险5.03亿元,失业保险1900万元,工伤保险1900万元;向4666户参保企业发放稳岗返还资金1.08亿元,惠及职工26.8万人。

0:00
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