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技术,便有希望改变命运。我省持续推动促进贫困劳动力用技能就业,用技能脱贫。
35岁的杨吉加是达尕羊村的劳务经纪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杨吉加带领村里70名农牧民外出务工。我省就业服务部门为了将外出务工人员安全护送到用工企业,安排车辆专程将他们送往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德令哈市和甘肃省定西市、嘉峪关市返岗复工。
达尕羊村距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德县常牧镇55公里,自然环境恶劣,是个深度贫困村。杨吉加通过技能培训、外出务工实现个人增收脱贫后,带动村里的贫困户外出务工,在实现劳动力转移就业脱贫增收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因为疫情影响,许多村民的外出务工受到影响,如何让广大劳动者居家隔离或不能返岗工作也能够参加培训、提升技能水平,成为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职业能力建设处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疫情防控期间,虽然不能到堂上课,但通过线上培训,可以练好‘内功’提升技能,为疫情解除后冲刺年度目标任务打牢基础。”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职业能力建设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通过线上无接触技能培训,对避免人员聚集风险、助力企业复工复产都具有积极作用,同时也是帮助农民工、失业人员等重点就业群体和贫困劳动力提升就业能力的重要举措。按照人社部工作要求,从今年3月下旬至6月底,在全国范围内实施“百日免费线上技能培训行动”,培训对象覆盖了企业返岗待岗职工、农村转移就业劳动者、失业人员、高校毕业生、“两后生”和贫困劳动力等城乡各类劳动者。
青海省汽车机械工业技工学校积极探索创新,学校线上教育服务平台开展“停课不停学”活动,免费进行线上技能培训教育学习,推行“不见面”培训服务方式,帮助学员足不出户学技能、促就业,最大限度保障人员安全。今年初,学校对线上培训平台进行了功能升级,添补了免费公开课的窗口,目前公开课共涉及20多个专业技能工种。学校线上培训平台显示,目前累计注册学习人数850人,根据学员的学习学分显示,线上学习活跃度高的技能工种分别为电工、电焊工,学习人数达到300人左右;其次是汽车维修工,学习活跃人数76人。完成线上学习周期正常在7至10天,部分学员完成学习15天以上,各工种线上学习完成课时总量11050课时。
帮助贫困人口提升劳务技能,贫困群众需要什么技术,就开设什么课程,针对当前劳动力市场需求和经济发展方向进行科学分析,组织开展实用性和针对性强的就业技能培训,力争让培训“大餐”符合每位参训贫困劳动力的“口味”,提升群众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