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包括长江源村在内的唐古拉山镇整体脱贫,2017年村民人均收入达20943.3元,是山上的近10倍。

搬出草山的好日子

青海
2021-07-01
2012年,包括长江源村在内的唐古拉山镇整体脱贫,2017年村民人均收入达20943.3元,是山上的近10倍。

薄薄的一层雨夹雪,让格尔木的冬天来得比往年更早了。家住格尔木市唐古拉山镇长江源新村的藏族牧民七第一家,早早便宰了羊、煮了肉。

“变天啦!今天一家人齐全,暖暖活活吃顿羊肉……”接过女儿递过的手抓肉,七第饱含风霜的脸上满是舒心的笑容。

搬出草山已经十来年了,七第还忘不了当初在草山上的日子。

过去,他们一家住在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内,海拔4700米,住帐篷、放牛羊,点的是羊油灯……生活全靠山上的5000公顷草场,靠天吃饭,逐草而居。

然而,多年的放牧经验七第发现草场里的青草长势越来越差、越来越矮小,过去常见的野生动物也日益稀少。

而年轻时因为意外落下的残疾,随着年龄越来越大,变得愈发严重。因为长期生活在高寒缺氧地区。妻子也患上了风湿病、关节炎、心脏病这些高原病。当地医疗条件有限,大医院又远在格尔木市,老两口的病情总是得不到及时的治疗。

“山上的日子太苦了,那时候总是希望有一天能够改变自己的生活,让妻子、孩子都不再受苦。”回想当初,七第说那是他曾经的梦想。

现在好了,如今七第一家住在宽敞的房子里,孩子们都有稳定的工作,家里水电齐全,再也不用为了取水走上几里路。离开了山上的家,山下的家为他们提供了更多的保障。

镇上的卫生院就在村子里,医生们定期入户随访,每年还有针对60岁以上的老人的免费体检,使自己和老伴儿看病就医情况一下子得到了改善。

“爷爷、爷爷,我要吃那块儿。”七第笑着把一块肉夹给小孙子,眉目中满是慈祥。

女儿怀孕那年,卫生院的大夫没少去七第家,产前五次、产后两次的检查让七第多了个健康的胖外孙。

“现在的日子真的好了,现在就希望小孙子能幸福快乐的长大。”

如今,七第家的环境经常发生着改变,政府不断改善他们的住房条件,统一对院里的地面进行硬化,对屋顶和墙体加装了保温层,建设了院墙和院门。

搬出草场的这些年,国家也对他们给予了各种补偿。近年来,这些补助标准大幅度提高,16周岁以下、55周岁以上的人口还有困难补助,七第家每年光草原奖补就有17万元。此外,村民还可以担任草场管护员或林业管护员,每月可分别获得1800元、3000元的补助。七第的女婿就是草场管护员。

“去年村里开始修建天然气管道,等天然气通了,家家户户就可以用天然气做饭了,干净环保又方便省钱。”听说村里要通气了,平日里忙活在厨房的老伴儿笑着说道。

2012年,包括长江源村在内的唐古拉山镇整体脱贫,2017年村民人均收入达20943.3元,是山上的近10倍。现在,一半以上的村民有小轿车,不少人在外打工,已基本融入了现代生活。

屋外虽已降温,屋内桌上的手抓羊肉依旧冒着热气,宛如七第一家的生活,蒸蒸日上。

0:00
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