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巩固好脱贫攻坚成果?如何依托现有的地理优势实现新发展?去年以来,托龙都村依托村办企业,大力发展村级产业,稳步提高全村经济和农民收入。

“土坷垃”变成“金疙瘩”——循化县成立首家村办控股企业牵头集体经济“破零”

青海
2021-07-01
如何巩固好脱贫攻坚成果?如何依托现有的地理优势实现新发展?去年以来,托龙都村依托村办企业,大力发展村级产业,稳步提高全村经济和农民收入。

循化撒拉族自治县街子镇托龙都村坐拥商贸集镇三岔,两条省道沿村而过,背靠循化县清真产业工业园区。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但因各种原因,未能盘活村里资源,全村经济发展较为缓慢。

如何巩固好脱贫攻坚成果?如何依托现有的地理优势实现新发展?去年以来,托龙都村依托村办企业,大力发展村级产业,稳步提高全村经济和农民收入。

支部做领航,

攻坚集体经济“破零”

支部做领航、村两委发力、党员全体参与,发挥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是助推托龙都村集体经济破零的重要法宝。

看着村里大块的土地在闲置,发挥不了经济效益,虽然邻集镇和公路,但没有集体经济一直是村两委的一个“心结”,也是托龙都村党支部很多成员的共同感受。如何盘活村里的闲置土地,变废为宝?如何发展和壮大集体经济,增强自身造血功能?如何让全村人从中收益脱贫致富?这些都是摆在托龙都村党支部面前的一道道难题。

好在托龙都村赶上了集体经济“破零工程”的东风,村党支部始终坚持“抓党建、促发展、共致富”的工作理念,以支部为核心,对村周边走访摸底,全体党员集思广益、认真研判集体经济发展方向,并与集镇办、镇政府等单位积极沟通。党员在村内发挥先锋作用,思想上引导村民,做攻坚路上的思想“领路人”。

市场为导向,

“土坷垃”变“金疙瘩”

“近年来街子镇着力打造撒拉尔故里景区,而沿途的木材加工厂和钢材加工企业,严重影响了市容,一直未能妥善解决。今年,我们依靠镇政府的支持,创办了综合交易中心,同时也可以解决市容整治难题。”村党支部书记马它海日说道。

托龙都村结合村情实际,依托特殊地理优势,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盘活存量资源,进行集约整合,充分发挥土地资源的最大优势,将村内原有的160亩闲置土地变废为宝,以此为基础筹建集木材、建材、钢材、畜产品销售、活畜交易等为一体的综合性交易中心,前期由致富能人垫资牵头,采取分期拓宽交易中心经营范围的方式,科学制定项目规划。

“循化县托龙木材市场有限公司是全县第一家村办控股企业,这得益于赶上‘破零工程’这样一个好机遇,也使托龙都村打破了没有村集体产业的历史。”村委会主任、托龙木材市场有限公司法人马吉良高兴地说道。

村民变股民,

走上合作共赢之路

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是很多家庭赖以为生的依靠,托龙都村创新发展模式,采用“土地租赁、村民持股、集体收益”的模式。按每亩每年800元租赁标准,对占用土地农户提供基本生活保障,同时坚持全体村民持股,待产生效益后按年分红。公司实行“党支部+村委会+公司+村民”的经营模式,并成立村民代表小组和监督小组,对企业运营全程监督,确保阳光运营、温暖创收。

“当初办这个村办企业时,也考虑到村里的闲置劳动力,以及很多困难群体。我们想着前期全体村民筹资,对市场交易中心进行建设。后期优先考虑本村村民入驻,优先吸纳本村劳力,并坚持全体村民持股,集体合作共赢。同时,从收入中统筹一部分用于本村基础设施建设、支持教育事业、扶持本村困难群体等集体公益事业。”当问到后期发展愿景时,马吉良这样说道。

将集体经济收入反哺群众、服务发展本是集体经济发展的落脚点,托龙都村的这一发展理念与发展集体经济的意义不谋而合。让全民共享发展成果,也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必然要求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目前,托龙都村综合交易中心建设现场机器轰鸣,正在紧张地施工。托龙都人激情满满地努力耕耘播种着,期盼着来年的大丰收。

0:00
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