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新中国成立十周年,建设国家大剧院既已提上历史日程,周恩来总理亲自为未来的大剧院选定了院址——人民大会堂西侧。经过近半个世纪的等待,2007年9月,国家大剧院终于破“壳”而出。国家大剧院从建设之初,就体现出了中国作为一个文化大国自信开放包容的胸襟,大剧院是新世纪北京首个聘请国外建筑大师设计的大型公共建筑,建成十二年来,不仅成为中国文艺最高级别的展示舞台,并且在世界文艺版图上迅速崛起,已然成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剧院之一。

国家大剧院:世界级文艺地标的诞生

央视网
2019-09-12
1958年,新中国成立十周年,建设国家大剧院既已提上历史日程,周恩来总理亲自为未来的大剧院选定了院址——人民大会堂西侧。经过近半个世纪的等待,2007年9月,国家大剧院终于破“壳”而出。国家大剧院从建设之初,就体现出了中国作为一个文化大国自信开放包容的胸襟,大剧院是新世纪北京首个聘请国外建筑大师设计的大型公共建筑,建成十二年来,不仅成为中国文艺最高级别的展示舞台,并且在世界文艺版图上迅速崛起,已然成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剧院之一。

位于人民大会堂西侧的国家大剧院,1958年由周恩来总理亲自选址。

1958年,新中国成立十周年,建设国家大剧院既已提上历史日程,周恩来总理亲自为未来的大剧院选定了院址——人民大会堂西侧。经过近半个世纪的等待,2007年9月,国家大剧院终于破“壳”而出。国家大剧院从建设之初,就体现出了中国作为一个文化大国自信开放包容的胸襟,大剧院是新世纪北京首个聘请国外建筑大师设计的大型公共建筑,建成十二年来,不仅成为中国文艺最高级别的展示舞台,并且在世界文艺版图上迅速崛起,已然成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剧院之一。

景象

法国建筑大师主持设计

2007年9月25日,酝酿近半个世纪、施工近六年的中国国家大剧院首度亮相,便惊艳了全世界。这座位于人民大会堂西侧的大型公共建筑占地11.89万平方米,内含四个剧场,总建筑面积约22万平方米,是世界上最大的穹顶建筑,与壳体外的人工湖形成了和谐的呼应。半椭球形的大剧院立于碧波之上,不远处是肃穆庄严的紫禁城,古老与现代交汇于此像是当代开放中国的一个缩影。

这一气势恢弘又构思精巧的建筑出自法国建筑大师保罗·安德鲁之手,在国际招标中,他的设计方案从10个国家的69个方案中脱颖而出。中国人对大剧院可谓期待已久。1958年,为迎接新中国10周年大庆,党中央决定在首都建造一批大型公共建筑,国家大剧院就赫然在列,周恩来总理亲自选定了现址。

近半个世纪后,大剧院终于破土动工。保罗·安德鲁参与设计竞标之初,曾一度陷入困境,直到一次自驾途中偶遇猴面包树受到启发,才有了全新的设计灵感。他希望大剧院能像一粒孕育生命的种子,最终生发为一块梦想之地。他曾说,“大剧院要表达的是内在的活力,是在外部宁静笼罩下的内部生机。人们也可以把它比喻成一个蛋壳,永远孕育着生命,永远有精彩破壳而出。这就是我的设计灵魂——外壳、生命和开放。”事实上,这一理念与当代中国艺术希望融入世界的愿景是高度一致的。

国际大师名团纷至沓来

2007年12月22日,国家大剧院正式开放。截至去年底,840个艺术团体、共计30余万人次艺术家在大剧院上演了9600多场商业演出,观众人数超过了1028万。除了国内众多艺术院团,国外名家名团也渐渐把大剧院当成了一个不能错过的演出场所。指挥大师阿巴多、祖宾·梅塔,古典乐天团柏林爱乐、维也纳爱乐……那些昔日国际舞台上如雷贯耳的名字,因大剧院而变得近在咫尺。

2018年11月是北京古典乐迷难忘的狂欢月,巴伦博伊姆与柏林国家歌剧院管弦乐团、杜达梅尔与柏林爱乐乐团接连亮相国家大剧院。76岁的巴伦博伊姆是二十世纪最杰出的钢琴家、指挥家之一,也是郎朗的老师。2011年,巴伦博伊姆来京演出时与国家大剧院擦肩错过,七年后,他首次来到这里,即对“蛋壳”大加赞赏,“我知道你们对这个建筑已习以为常,但对我这个第一次到来的人而言,这就是一个奇迹!”大剧院音乐厅的声音效果也让他赞不绝口,他幽默地问工作人员:“我能把你们这个厅搬回柏林吗?”

“现在全世界都在谈论中国。”巴伦博伊姆说,“许多人立足于经济角度,但我这次看到了中国在文化上的发展,北京在文化上占据着如此制高的位置。”演出开始前,巴伦博伊姆特意要求返场时把观众席的灯光打亮,他想更好地看清台下观众的反应。站在台上放眼望去,台下黑发的观众眼神热情而专注,与一片“白雪”的西方音乐厅相比,别有一番生趣。“我去过美国、日本、欧洲以及世界上很多地方,从没有看到过这么多年轻观众,而且他们的素质都很高。难以置信,在中国,古典音乐有着如此庞大的年轻受众,他们太棒了!”

推动人民艺术素养的提升

几乎所有来到大剧院的国外艺术家都会像巴伦博伊姆一样,惊讶于中国古典音乐的活力。钢琴大师布赫宾德也曾感言:“在国外演出的时候,我经常会在舞台上或者走到高处的包厢里看一看,大部分观众都是白发老人,但北京不一样。这里的观众有很多年轻人,这非常了不起。”

事实上,这样的场景离不开年复一年的艺术普及。怎样做人民的剧院,让艺术惠及大众,是大剧院和艺术家们一直思考的问题。近12年来,国家大剧院举办了超过1.2万场各类艺术普及活动,参与观众多达480万人次。著名乐评人王纪宴从2008年起便参加到大剧院的艺术普及活动中,为观众们讲解歌剧和交响乐作品。对于观众艺术素养的变化,王纪宴打了个比方:“就像钟表一样,它的走动可能你感觉不到,但实际上不知不觉,它已经走出了很远很远。”去年,费城交响乐团在国家大剧院上演了两场音乐会,其中一场与大剧院合唱团合作,要现场录制成唱片。“这种演出很挑观众。”王纪宴介绍,“如果有太多噪音,尤其是在音乐比较轻的时候,噪音很难修下去。”现在,这张唱片已经顺利发行,“效果很理想。如果观众的水平到不了一定的层次,这种现场录音是很难进行的。”

柏林爱乐稳坐世界古典乐团的头把交椅,1979年、2005年、2011年、2018年,乐团四次到访北京,每次都是轰动一时。去年,著名指挥家杜达梅尔与柏林爱乐在大剧院的两场音乐会刚刚开票,几分钟内便售罄。为了不让观众失望,国家大剧院与团方商议,最终拿下了两场能容纳400名观众的公开排练和音乐会分会场的直播版权,让更多乐迷一睹“天团”风采。

大剧院还坚持把艺术普及带出剧场,惠及更多人群。大剧院五月音乐节艺术总监吕思清十年来脚步从社区、学校到地铁站,甚至走到田间地头,4月底,他“带队”前往雄安新区,为忙碌的建设者们上演了一场午后音乐会。著名大提琴家朱亦兵也是大剧院艺术普及活动的参与者,5月,他把乐团带到了先农坛,古树与红墙掩映,拜殿月台上大提琴的琴音深沉悠扬,游客们纷纷驻足聆听,他说,“音乐家的职责,就是要把音乐带到没有音乐的地方。”

讲述者

韦兰芬(大剧院剧目制作部负责人)

大剧院12年来制作的剧目达到了88部,当中有19部是联合制作剧目。简单来讲,联合制作意味着几家歌剧院“共享版权,共同投资”。2009年,大剧院在首届歌剧节上推出了与帕尔马皇家歌剧院联合制作的《弄臣》,那时大剧院还处于“依葫芦画瓢”的阶段,而到了2015年,与都灵皇家歌剧院联合制作《参孙与达丽拉》时,大剧院的投资已经占到了七成。此后几年长长的合作名单中,都是美国大都会歌剧院、维也纳国家歌剧院这样享誉世界的顶级剧院。

大剧院的制作团队迅速成长起来。以舞台监督为例,最初,国外艺术家就是手把手地教,简单到你应该站在哪里。在学习和摸索中,大剧院积累了很多经验。当《法斯塔夫》上演时,维也纳国家歌剧院已经只需要派出一名工作人员帮助装台。这位工作人员带来了工作照等许多资料,原以为大剧院的制作团队会露出恍然大悟的神情,但发现中国同行非常成熟专业。国外的艺术家看到我们的“娃娃脸”团队,常会很惊讶,因为在他们的工作环境里,能够达到一定水平的人,年纪看起来都比我们要大。现在大剧院已经可以做到和其他剧院的无缝衔接。在世界剧院范围内,大剧院的品牌有了自己的美誉度。

0:00
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