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毅本在江达县商务局工作,2016年9月,他主动请缨前往仁真都村担任党支部第一书记。让仁真都村早日与全国、全区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李毅的行动指南。

脱贫致富的“领头羊”——记驻昌都市江达县德登乡仁真都村党支部第一书记李毅

西藏日报社
2017-03-23
李毅本在江达县商务局工作,2016年9月,他主动请缨前往仁真都村担任党支部第一书记。让仁真都村早日与全国、全区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李毅的行动指南。

三月里,昌都市江达县德登乡广袤的草原上,冬雪未消,寒气逼人,然而在草原深处的仁真都村内,个个村民脸上却都洋溢着喜悦的笑容,温暖如春。

仁真都村坐落在草原深处,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便,加之部分群众思想封闭,文化素质不高,就业能力不足,增收渠道狭窄,长期以来处于贫困状态。然而这一现状随着李毅的到来悄然发生了改变。

李毅本在江达县商务局工作,2016年9月,他主动请缨前往仁真都村担任党支部第一书记。让仁真都村早日与全国、全区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李毅的行动指南。

驻村伊始,李毅将仁真都村走了个遍,挨家挨户摸清了村情民意,细细思考后对全村的发展有了初步的规划。随后他主动与村“两委”班子成员沟通,召开村民大会,将自己的想法和群众分享。

起初,不少群众听了李毅的想法,认为他是异想天开,不愿意参加到产业项目中来。为此,李毅又开始做群众的思想工作,有时候一个星期都在外面奔走,他用自己的诚心和耐心去打动群众,引导群众。“这个书记和以往的不一样,他有魄力、有想法、有干劲,能跟群众打成一片。”村委会主任嘎玛翁扎由衷地说。

在李毅的努力下,一些群众尤其是一些无业贫困青年开始加入到他的阵营。他和10余名思想积极、富有干劲的群众组建了村集体合作社。合作社采取复合经营模式,主要分为唐卡绘画、藏式家具生产销售、摩托车销售及修理、藏式餐馆、林卡合作社等实体项目,目前唐卡绘画合作社、藏式家具合作社已正式投入运营。合作社发展后预计吸纳就业群众32人,其中精准扶贫建档立卡户16户28人。

每一个成功的故事背后,都有一段酸甜苦辣的经历。创业的日子是艰辛的,李毅的成功是感人的。困难面前,他没有怨天尤人、自暴自弃。没有钱,自己想办法去争取,争取不到自己就先垫着;产品没保障,他就自己当起产品代言人,自己去担保。用他的话说,“我是一个党员,也是一名驻村干部,我的使命就是尽我所能为村里群众谋利。”

虽说“酒香不怕巷子深”,但如今信息化快节奏时代的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加之民族产品销路本身就不开阔,很难取得满意的效益,合作社面临“酒香也怕巷子深”,这急坏了李毅。

向其他村学习借鉴、向前辈讨经取宝,李毅在开拓和巩固传统销路的同时,充分利用互联网优势,发展网上销售业务。经过努力,他完成了10余幅唐卡交易,产品销售至北京、成都、西宁等大城市,带动群众增收约10万元。此外,合作社藏式家具生产销售正日益步入正轨,产品规格面对高、中、低端客户,具有较好的市场前景。

目前,仁真都村集体合作社的各项工作正有条不紊地推进,大家的生活有了明显的改善,村里的每一位群众都看在眼里,喜在心里,脸上洋溢着藏不住的笑容。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村民们见到李毅时,往往竖起大拇指,喊着:“亚布(非常好)、亚布!”

Scan me!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0:00
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