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高原特色农牧资源研发协同创新中心-藏猪方向(以下简称协同创新中心)成立于2013年,以藏猪资源为基础、科技为依托、效益为中心,找准了科技与产业的结合点,抓好了科技推广和成果应用,在脱贫攻坚中表现突出。
西藏自治区将藏猪产业作为了全区高原特色重点产业之一后,协同创新中心投入了更多人力物力与时间精力对藏猪进行全面研究,团队人员共计主持项目20余项,参与项目10余项,在各级刊物上公开发表论文共计48篇,其中SCI 9篇,中文核心及以上论文39篇,获得专利5项,制定标准4项,出版专著2部。主要研究包括了:组建藏猪品种选育基础群,选育了藏猪新品系I系和藏猪新品系II系;建立200份体细胞冷冻保存库,同时开展藏猪胚胎冷冻保存技术的研究工作,其中藏猪冻精技术取得突破进展,指标达到国家标准要求,藏猪冷冻精液已经达到5000余剂;采用体细胞克隆技术开展了藏猪个体克隆,克隆藏猪于2020年12月3日诞生,填补了西藏在这一研究领域的空白。
在林芝市发展藏猪产业瓶颈期间,协同创新中心协助林芝市人民政府开展能繁母猪收集和人工授精工作,驯化种公猪50余头,年可采集精液5万头份;2019年10月完成了能繁母猪人工授精1.2万头,节约饲料成本约200万元;2020年,指导林芝市5县(区)开展藏猪人工授精技术人员培训,推广藏猪人工授精服务200余场次,为林芝市藏猪人工授精储备了科技人才;在非洲猪瘟疫情发生后,总结出了一套非洲猪瘟阳性场复养方案并推广。向林芝市推广快生长和高繁殖品系的良种藏猪2500余头,其中良种种公猪700余头,良种种母猪1800余头,提高了养殖企业及养殖户近20000头左右的年出栏量,带来了近6000万元的直接经济收入,带动约120余贫困户脱贫;完成藏猪8个时期饲料营养成分评价和9个配方制作,免费推广至本地3家饲料加工企业,获得企业和养殖主体一致好评;制定非洲猪瘟复养方案并成功推广,解决了生产和复养难题。采取办培训班、中央电视台农林频道藏猪视频播放、送教下乡、发放藏猪养殖和防疫手册、定期授课等,年培训1000余人次,参训劳动者素质有了明显提高。
协同创新中心积极服务政府、与企业合作、联系群众,针对脱贫攻坚、精准扶贫、科技扶贫,把高校科研“造血”功能真正落实到产业发展、带动脱贫攻坚中,是真正的科技扶贫研究团队,成为科技扶贫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