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政策好,除了当护林员,在联合社,技术学上了,钱也挣上了。”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天峻县新源镇扎德勒村的脱贫户梅朵吉一边飞针走线,一边笑着说。靠着这门手艺,她每月在这里能挣2400元。梅朵吉所说的合作社叫海西榭格尔畜产品专业合作社联合社,成立于2019年3月,是由天峻县布韵畜产纺织专业合作社、青海省巾帼专业合作社、新源镇殷琼畜牧专业合作社三家联合组建,这也是天峻县首个妇女专业联合社。
青海 2021-07-01
随着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和农村电网升级改造工程的相继实施,压在大水泉人心尖上的两大难题得到彻底解决。“青薯10号”的大面积推广种植更是让村民们从脚下这片贫瘠的土地中“刨”出了更多的收益。
青海 2021-07-01
秋日的暖阳依稀照在枝杈密集的枸杞地里,昨日一倾繁硕的枸杞挂果的场面已经成为乡亲们茶余饭后的谈资,看着将近170多公顷的枸杞地,一位枸杞种植户不禁心生感叹:“一晃好几年,是这一地枸杞让自己有了脱贫致富的动力,是这枸杞让村里人走上了致富路!”
青海 2021-07-01
河南县委书记韩华说,自2016年以来,全县制定了县委一号文件,明确了全县脱贫攻坚“三步走”战略目标,勾勒出2016年贫困县“摘帽”、 2018年消除绝对贫困、2020年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
青海 2021-07-01
在省总工会的帮助下,大通金悦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创建了由峡口村、阿家沟村、鄂博沟村3个村共同投入资金、共同经营管理、共同分配收益的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至今共投入1368.75万元,现有鸡舍3座、有机肥加工车间1座,是一家集现代化、规模化为一体的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
青海 2021-07-01
大通县长宁镇东村距离西宁有19公里,交通便利,因此这里70%的村民都会外出务工。“村民大多会选择在省内务工,其中绝大部分前往西宁。”东村第一书记安伟强说,由于东村距离西宁较近,所以去省城务工成了很多脱贫户的选择。
青海 2021-07-01
2015年,牙合村“两委”开始申请易地搬迁,2016年5月,牙合村整村易地搬迁项目正式启动,搬迁新址位于路家堡村一社,核定搬迁农户60户215人,新建住房60栋。
青海 2021-07-01
“达雅尔”,蒙古语为聚集之意。2013年,来自都兰县香加乡19个村的561户村民受惠于党政军企共建和易地搬迁项目,从偏远的大山深处搬迁到县城旁的安置点,住进了新居,过上了新的生活。
青海 2021-07-01
2015年10月,省基础地理信息中心先后选派了4名机关干部前往西后加村开展扶贫工作。全村122户470人,经过精准识别建档立卡贫困户32户137人。经过两年的倾心帮扶,西后加村在短短两年时间内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今年年底,西后加村一举摘掉了贫困的帽子。
青海 2021-07-01
2015年底,精准识别建档立卡贫困户27户,贫困人口94人。因病致贫的徐贵福一家2015年被评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无房住的他2016年正好赶上易地搬迁政策住进了新房。
青海 2021-07-01
海东市多民族聚居,产业结构单一,农村人口多,耕地面积少,多以浅山脑山为主,其贫困规模、贫困深度远远高于我省其他地区,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如果海东脱不了贫,青海就难整体脱贫。”好在脱贫攻坚的战场上,海东已经取得阶段性胜利。
青海 2021-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