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平安镇各村的产业发展如火如荼,许多贫困户借助产业发展走上了致富路,通过扶持政策发展产业的宣传,现在大部分建档立卡户都能自己创新模式,有很多成熟可行的想法。未来,平安镇上下将只争朝夕、全力以赴,决战决胜、同奔小康,共同创造更加美好的新生活。
青海  2021-07-01
目前,全市共有5480栋日光节能温室,10余栋花卉塑料大棚,随着日光节能温室、大棚的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大棚”蔬菜、瓜果、花卉已成为当地农民就业增收的“新引擎”。
青海  2021-07-01
2015年,甘德县江千乡人大主席杨鹏举被派驻到恰曲纳村,成为了这里驻村扶贫的“第一书记”。2020年春节,他的工作日历上除了“扶贫”外,又多了一项工作:带领村民抗击疫情。
青海  2021-07-01
2012年起就有村民自发搬下山,脱贫攻坚开始后,易地搬迁的工作正式展开。2016年至2018年间,全村159户分三批搬到山下。
青海  2021-07-01
“第一书记”帮助直沟村“两委”成立了互助社理事会和监事会,建立了群众自主“银行”,保证了50万元的互助资金有效有序启动,为提高群众脱贫致富的自发力奠定了基础。
青海  2021-07-01
2016年以来,我省持续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义务教育“全面改薄”工程和高中攻坚计划,资金投入、项目建设重点向贫困地区倾斜,贫困地区基本办学条件显著改善,累计投入贫困地区教育建设项目资金143.8亿元,建设校舍342.5万平方米。高校招生政策向贫困地区倾斜,累计安排省内高职精准扶贫招生计划8375名,本科扶贫、藏区、生态三个省级专项招生计划1950名。支持贫困家庭高校毕业生就业,举办全省高校毕业生困难群体就业专场招聘会,贫困家庭学生就业签约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青海  2021-07-01
​一双老布鞋,一副铁脚板,就任化隆回族自治县扎巴镇东拉卡村的扶贫第一书记,不知不觉间,辛彭已走了2年多的山路。天天与农为伴,天天脚接地气,不知不觉间,这个省委办公厅的处级干部,没了架子,也没了腔调,整日风风火火的他,俨然成了一个地道的“农民”,就像东拉卡村民的笑言,“省上的领导见得少,扶贫书记倒是天天见!”
青海  2021-07-01
四方顶村驻村工作队在沙沟乡党委政府的引导下,注入30万元资金注册成立了四方顶村劳务公司,解决了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
青海  2021-07-01
截至目前,农行青海分行已累计向全省1500多户拉面经营户授信3.2亿元,为400余户拉面经营户发放贷款1.3亿元,吸纳贫困就业人员近万人。
青海  2021-07-01
上贡麻乡隆亚村位于甘德县西北部,平均海拔4400米,草场资源贫瘠,产业发展水平低,全村总人口762人,其中248人为建档立卡贫困户。2015年,农行青海分行组建扶贫工作组,并选派农行甘德县支行行长王刚为隆亚村“第一书记”。
青海  2021-07-01
走进海东市乐都区寿乐镇上李家村,家家户户养殖长毛兔成为了村里新“时尚”,从曾经靠着一亩三分地维持生计,到如今有了特色养殖产业,携着国家脱贫攻坚的“春风”,上李家村人对未来生活充满了信心,携手并肩奔跑在小康路上。
青海  2021-07-01
年初,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举行新闻发布会,通报经由第三方评估组评议和省级验收,全州8个贫困市、县、行委,119个贫困村、2580户6122名贫困人口均达到了摘帽、退出、脱贫清零的条件,从而使海西州率先在全省实现脱贫清零。
青海  2021-07-01
2015年,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改变了一家人的命运。2019年苏清春主动递交申请退出贫困户。2020年对苏清春来说是人生的新起点。
青海  2021-07-01
2月25日,祁连县央隆乡托勒村驻村干部魏宗礼和扶贫工作队的队员们一起,继续挨家挨户询问村民们的情况。疫情防控期间,他们每天逐户走访村民,动态掌握村民健康状况,上门宣传疫情防控知识,共发放疫情防控宣传册530余份,并为困难群众发放了价值2000余元的防疫物资。
青海  2021-07-01
在下大武乡尼青村,一大早,“第一书记”南色与村民已经来来回回往村口跑了十几趟,各种道具、音响、喇叭被装上了汽车。原来,在去年,尼青村50户贫困牧民被博然扎德旅游公司和传承文化发展歌舞队吸收为员工。
青海  2021-07-01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