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张学荣夫妻俩人带着一双儿女辞职回到了民和,成立了青海阿牛哥农牧开发有限公司,通过电商平台将健康绿色的肉品销往全国各地。
青海  2021-07-01
​3月20日上午8时30分,海东市平安区石灰窑回族乡黎明村党支部书记祁得金准时来到村党员活动室,打扫完卫生之后,开始了一天的“坐班”。
青海  2021-07-01
金丝皇菊在江西一带种植较多,从2016年韩忠祥开始着手从江西引进金丝皇菊。经过采摘、自然风干蒸发、烘干定型、包装等工序,一斤金丝皇菊的价格能达到1500至2000元。
青海  2021-07-01
“‘第一书记’的管理思路学会了吗?”“‘第一书记’跑项目的流程清楚了吗?”近几个月来,在西宁市湟源县各个贫困村“村两委”成员和党员中,掀起了向“第一书记”学习的热潮。究其源头,是2016年12月湟源县推出实施的“161贫困村干部素质提升工程”。希望通过党性教育一以贯之、六个一批强健队伍使得党员素质上一个台阶,力求用3年时间打造一支留得住、能战斗、带不走的人才队伍。
青海  2021-07-01
通过两年多的努力,那然村顺利脱贫摘帽。相比经济发展,更重要的是村党支部、党员、群众都有了大变化。项秀也收获了村民的信任和肯定。
青海  2021-07-01
玉树藏族自治州囊谦县尕羊乡是著名的“书法之乡”,尕羊乡上过学的牧民很少,但是牧民们或多或少都会写藏文书法。近年来,尕羊乡党委、政府积极创新脱贫攻坚思路,把乡亲们的一技之长变成了致富的敲门砖。
青海  2021-07-01
几场春雪过后,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沙珠玉乡曲沟村的春天像往年一样姗姗来迟,深深浅浅的绿意在春风的吹拂下洒满了村里的角角落落。可让村民欣喜的,除了大自然的馈赠之外,还有一场即将发生的大变化——高原美丽乡村建设项目。但对何金龙来说,他的变化,早在去年就开始了……
青海  2021-07-01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在乌兰县茶卡镇草场,随处可见吉仁生态农牧业有限公司的牲畜在草丛里觅食。说起吉仁生态农牧业有限公司在脱贫攻坚中发挥的作用,乌兰县许多曾经的贫困群众都会竖起大拇指。
青海  2021-07-01
今年“三八”妇女节,28岁的扎西拉毛受到了村里的表彰。表彰她,是因为她被评为村里的巾帼创业典型。她所在的格尔木市唐古拉山镇多尔玛村,是一个生态移民村。过去,大家都是传统的牧民,后来集体搬到了格尔木市,不再靠放牧为生。虽说家家都享受国家发的草原奖补,但要想发展得更好,收入更多,就得跳出过去靠草原吃饭的模式,想办法干点什么。
青海  2021-07-01
2016年为湟中县教育局捐献79万元,为学校配齐了桌椅和文体器材等教育设施,为互助县西山乡东山村贫困大学生捐资3.2万元,资助贫困学生解决“上学难”的问题。
青海  2021-07-01
脱贫攻坚既要扶智也要扶志,既要输血更要造血,建立造血机制,才能增强致富内生动力。如果贫困家庭中有一个孩子能走出大山,掌握一门谋生的技术,就能带动一个家庭脱贫,甚至带动一群人走出大山。
青海  2021-07-01
4月25日清晨,玉树藏族自治州三江源感恩林内,玉树市扎西科街道办事处甘达村的阿加像往常一样来植树,今天,阿加还把妻子也一起叫来了。4月份是玉树植树的“黄金期”,阿加从去年开始,一有富余时间就会来栽树,有时候还会带上妻子,而每天栽树的收入也相当可观。
青海  2021-07-01
对于富源村村民马占鸿来说,2016年是他人生中的拐点。2017年,像郭镇一样,格尔木市将让广大老百姓继续共享发展成果,打通民生保障和经济发展相得益彰的路子,再次交上一份漂亮的“成绩单”。
青海  2021-07-01
班玛黑陶,在高原雪域深处的班玛县已经有500多年的历史,是藏族群众传统的生活器皿,用来装粮食谷物、药材、首饰等。
青海  2021-07-01
2017年,乐都区蒲台乡启动实施了易地扶贫搬迁工程。羊起台村87户263人在2018年整体搬迁至位于碾伯镇高家村的羊起台新村。
青海  2021-07-01
上一页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