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兴海县不断调整畜牧业产业结构,依托“有机”品牌,着力发展有机畜牧业合作社,打造以有机燕麦、有机青稞和有机油菜为主的三个万亩、两个千亩种植基地,并喜获丰收;以“河卡有机农牧业科技示范园”为中心的现代畜牧业发展新格局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不断向草原深处延伸。
青海  2021-07-01
“扶贫”扶的就是民生,而教育作为民生之本,必是扶贫工作开展的重要领域之一。自2016年4月全省召开教育脱贫攻坚动员大会以来,海北藏族自治州面对困难迎难而上,完善制度、明确目标、落实责任、上下联动,全力推进教育科技脱贫攻坚工作。
青海  2021-07-01
脱贫攻坚,重在开好“方子”,找对路子。近年来,黄南州充分发挥民族文化在脱贫攻坚中的特殊作用,有效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增强他们脱贫致富的信心,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有力保障。
青海  2021-07-01
久治,藏语意为“团结”,全县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位于“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核心地带,年平均降水量为青海省之最。然而,在过往的岁月里却戴了多年的贫困“帽子”……如今,脱贫攻坚已进入冲刺阶段,久治县“立下愚公移山志,咬定目标、苦干实干,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早已不是一句口号,一浪高过一浪的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热潮诠释着久治县集全县之力、施精准之策,全力打赢脱贫攻坚的决心和举措——雪域深处牛羊肥壮、年保湖畔产业兴旺、广阔草原生机盎然。
青海  2021-07-01
“树活风雨土,人活精气神”。在青海的东大门民和县,回族大叔马有功、土族阿姑喇芝兰、藏族阿姨苏东木米,三个少数民族家庭,在农历新年,于平凡的生活中,用自己的方式表达着对脱贫的感恩和生活的喜悦。 在我们看来,他们的生活都已染上幸福底色,未来,将在上面绘出更灿烂的图景。
青海  2021-07-01
冬日和煦的阳光照耀在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恰卜恰镇加拉村的一处农家小院里,十多名妇女穿着统一的工作服,正在加工裁剪好的布料,锁边、缝合、折叠,忙碌而有序。
青海  2021-07-01
千家迁入新居地,万分欣喜感党恩。这是尖扎县所有易地搬迁农牧民群众的心声。截至目前,全县近千户3000多农牧民领到了新居钥匙,搬进了新家。搬迁工作重心从“怎么搬”向“搬后怎么办”转变。
青海  2021-07-01
来到化隆回族自治县昂思多镇山卡拉村,远远看到村两边的道路上蓝色的铁护栏一直沿伸到村里,像极了两条美丽的蓝色飘带。说起这道亮丽的风景线,驻村第一书记石兴国总是轻描淡写地说“这只是一件小事儿”,但村民们却深知,自2015年10月石兴国任山卡拉村第一书记后,石书记用太多实实在在的行动帮大家解决困难,带领村民们脱贫致富。
青海  2021-07-01
2015年10月9日,在青海日报社党组领导语重心长的嘱托声中,青海日报社扶贫工作队奉命前往互助县塘川镇坪地村,担当起了精准扶贫的重任。
青海  2021-07-01
2020年春,一场猝不及防的疫情汹汹袭来。这一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收官之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之年。面对疫情防控的严峻形势,面对必须坚决完成的脱贫任务,国网青海电力公司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的决策部署,落实青海省委省政府和国家电网公司的工作要求,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脱贫攻坚,全力做到抗“疫”扶贫两手抓、两不误。
青海  2021-07-01
尖扎县位于我省东南部,黄南藏族自治州北部,是一个以农为主、农牧结合的国定深度贫困县。自精准扶贫开展以来,全县6个深度贫困乡镇识别建档立卡贫困村34个,识别建档立卡贫困户2558户9642人,贫困发生率为22.44%。对此,在过去3年里,尖扎县瞄准短板,立足县域特殊地理条件,着眼与全国、全省同步建成小康社会,依托基层党组织思想引导、组织协调和服务指导的堡垒作用,推出党建+精准扶贫,大力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培育特色产业,发展乡村旅游,在攻克贫困的道路上走出了不平凡的尖扎模式。
青海  2021-07-01
“一个人在外务工,只能让一个家庭富起来,现在有100多人务工,就能帮助上百个家庭富起来。未来,我还要带更多的人走出去。”说这话的人叫杨吉加,原本是一名贫困户。在党的富民政策指引下,他克服种种困难从打工仔转变为致富带头人,靠的是主动增收致富的觉醒、靠的是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靠的更是坚韧不拔的毅力。他不仅实现了自己的致富梦,还带领家乡的兄弟姐妹一起走上了脱贫致富的“快车道”。
青海  2021-07-01
2018年3月,曹德智受青海省地质矿产开发局选派赴海东市化隆回族自治县查甫藏族乡上曲加村担任第一书记。
青海  2021-07-01
她们是乖巧的女儿是贤惠的妻子是慈祥的母亲,承担着一名普通女性的责任和义务;而在脱贫攻坚一线,她们是巾帼不让须眉的基层女干部,是把群众的大事小事时常扛在肩上抓在手上的女“第一书记”。
青海  2021-07-01
2016年,侯家庄村17户贫困户57名贫困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达6687元,比2015年增长1.56倍,均已达到摘帽退出标准,现已如期退出。几度耕耘几度收获,2017年,李忠被评为省级脱贫攻坚工作优秀“第一书记”。
青海  2021-07-01
上一页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下一页